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缺點、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 以前的班導師如果知道了下巴都會掉下來吧。基於自己的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內向、外向不是傳統中的定義
內向、外向的分別不是傳統定義中看一個人是否活潑健談、喜歡上台說話。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內向者在獨處或親密好友的小團體相處時更能提昇能量; 而外向者則需要跟人群在一起才能提升能量。如果有選擇, 內向者會更傾向小範圍但深入的互動。有需要時,跟陌生人社交和上台說話也能做好,只是覺得很耗精力!這幾年關於內向者的討論和書籍越來越多,這些資訊讓像我這樣的內向者了解內向是一種互動方式的偏好, 而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的學生時期, 對於內向還沒有這麼清楚的定義,我花了很多時間試著改善自己的問題,包含: 參加社團、當社長、上台表演等。這些經歷累積起來讓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內向的人,只有我自己知道, 儘管已經很熟練了, 每次上台前、發言前內心仍然有很多糾結和壓力。
進入職場後一直從事行銷工作, 這是一種很需要展現外向特質的工作, 尤其我待過的6家公司裡有4家是美商。《安靜就是力量》這本書裡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來形容美國文化, 作者說: 「美國雖然是一個強調個性的國家, 但教育的方向卻只著重在把孩童培養出“一個成功的房地產仲介”風格」。的確, 在我待過的美商公司裡,大部分被公司認定為主要人才的人都有著共同的特質—很會推銷自己、勇於發表意見、勇於挑戰別人、擅長社交。在這樣的職場環境裡, 我常面臨的困擾有這幾點:
對公開發言感到壓力
不喜歡預期之外的討論
不喜歡團體活動, 也不擅長社交
感覺自己的表現比較不容易被看到
經過很多年的嘗試,最終有效幫助我能得心應手的方法有這三點:
1.提前做準備
不管是社交活動、電話對談、會議、簡報, 我都會在發生前全盤想過每個環節的應對, 這能幫助我降低精神壓力, 表現得更好。當然, 職場中有很多突如其來的討論或會議是無法預期的, 這讓我養成了超前部署、時時在心中預演的習慣。看市調報告或是數據時會同時想著「如果要簡短的總結給別人聽,我會怎麼說」、「如果別人問我這個數字為什麼是這樣的, 我會怎麼說」;在做任何決定時也會想著「如果別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安排,我的邏輯是什麼」。這個習慣不僅幫助我對於各種議題都能提前梳理好自己的想法, 也幫助我提前發現盲點,找齊所有相關的資料。在職場上, 就會建立起對手邊工作掌握度很高的形象。
2.參考業界的內向領導者怎麼發揮特質
在待過的公司裡,大部分被認可為主要人才的都是外向者,我是其中很少數的內向者。雖然主管認可我的工作績效, 但還是常常在年終績效對談時收到「可以再多發言、可以多在檯面上推銷自己」的建議。早期, 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外向的同事, 想找到可以模仿的對象。後來我發現,外向者在檯面上的活躍其實渾然天成,只挑出幾種行為模式來模仿反而四不像。因此我轉而觀察管理層裡的內向領導者,我發現他們共同的行為模式是在話題剛開啟的時候“讓子彈飛一會兒”, 他們不急著發表意見,時而仔細聆聽, 時而在電腦中開啟資料檔案, 時而在筆記本中記下觀點。多幾分鐘準備、沉澱,接下來開口反而能一舉補齊前面意見的邏輯漏洞。這樣的內向領導者在檯面上雖然不是最活躍的, 但由於一開口就能讓討論有具體的進展, 大家反而會特別重視他們的意見。這是比較適合我的方式。因此,我著重練習的不是搶發言、多發言, 而是確保每個會議至少主動發言一次, 且必須言之有物。在這之後, 一起工作的人不再覺得我寡言, 只覺得我很冷靜。
3.找出自己的優勢, 依此做出績效
職場上重視的是績效,外向者的確比較容易受到注目,但只要找到能幫助自己做出績效的優勢, 內向者也能有很好的職涯發展。分析、邏輯、說故事的能力是我做行銷工作的優勢,在我還比較資淺的時候, 主管很容易就能從我做的行銷企劃中看出跟其他人的不同, 因此更願意把重要的工作項目交給我,我也自然有了更多浮上檯面被看見的機會。
很多活躍的公眾人物其實都是訓練過的內向者,例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作家劉軒等。如果你也是正在從事需要外向特質工作的內向者, 請先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內向特質。找出能發揮的自我優勢以及自己覺得舒服的表現方式,內向者和外向者一樣都有機會在職場上得到很好的發展。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