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threads上滑到一些貼文,內容使用相同的模板,大約是「現在70% 的HR在人力銀行都直接跳過40+的履歷。這就是中年求職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網友留言詢問數據來源, 有些發文者說: 「是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驗」; 有些則選擇不回答!數據來源不明,只是丟個餌讓人留言反駁或取暖, 看來中年求職的焦慮已經變成流量密碼!
的確, 最近我仍然會收到這樣的提問:「你覺得40+以上求職, 年齡是阻礙嗎?」。
我的答案是: 「不是!」
過去作為部門主管, 我是面試官, 也是挑人選的主要決策者。在內部討論時, 我沒有聽過有人單純把年齡太大當成問題提出來談。通常會聽到的是:
「這個位子好像不需要這麼資深的人」–> 代表: 你有的技能跟年紀輕的人選差異不大
「他好像對新的趨勢不是很了解」–> 代表: 你談到的做法已經跟不上時代
「他滿堅持自己的一些做法」–> 代表: 可能會很難說服、很難合作
所以, 真正造成阻礙的, 不是年齡的數字, 而是不自覺展現的「喚起年齡刻板印象」的特質!
在之前的文章<中年求職的真正阻礙其實是…> 中提到了三個讓中年求職者求職不順利的原因。這篇文章我想進一步針對「年齡刻板印象」的問題, 提供三個可以積極採取的行動。
- 展現對新科技的學習能力: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 嘗試新事物、新科技、新平台的學習和應用, 並將案例融入履歷和面試的內容中。所謂的學習, 不一定是花錢去上課或考證照。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資源, 例如: 各種好用的AI聊天機器人應用方式及提示語在Youtube, IG, 和Threads上都有很多人在分享, 可以關注適用於自身工作的內容, 實際做運用。在履歷上和面試時, 就有立基點去談。
- 展現擁抱變革的意願:回顧過去的工作經歷,找出曾經成功應對組織變革、流程調整或技術更新的案例,並在履歷和面試中具體說明你在這些變革中扮演的角色、採取的行動以及取得的成果。這能證明你具備適應快速變化的能力。
- 展現自己具備開放心胸及溝通彈性: 在面試時,避免使用過於絕對或主觀的語氣,多使用開放式的提問來了解對方 的想法。例如,當面試官提到你不認同的工作流程或團隊合作方式時,不要急著否定或提出質疑,可以先表達理解和好奇:「聽起來是個很有趣的新嘗試,可以多跟我分享一些細節嗎?」「這樣的合作方式,過去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呢?」同時,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方式時,強調自己願意傾聽不同意見,並具備與不同背景同事有效溝通合作的能力。可以分享過去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如何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與不同意見的同事達成共識的具體案例。這能展現你不是一個固守己見、難以溝通的老派員工, 而是一個願意學習、樂於合作的成熟夥伴。
也許並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公平的看待各年齡的求職者, 但你可以積極的應對, 做好打破「年齡刻板印象」的準備!
發佈留言